魚子醬、伏特加、羅宋湯……誰說美食歸美食,政治歸政治?
在戰鬥民族的偉大國度,每塊豬排都得為國家服務!
這裡四處充斥謊言,只有廚房裡能說真話。
廚師不僅知道獨裁者最私人的祕密,
更窺見了俄羅斯歷史的真相。
天生說書人 沙博爾夫斯基 繼《獨裁者的廚師》、《跳舞的熊》後,
再度端上挑戰味蕾與真相認知的報導新作!
★ 從末代沙皇到今日普丁,透過廚師的真實人生,看見謊言在俄羅斯的前世與今生
★ 獻給臺灣版的作者序 x 波蘭文直譯
跟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到最後的忠臣,居然是一名廚子?
列寧用革命打倒資本家,怎會學著資產階級養廚娘?
猜忌成性的史達林,卻信任廚師同鄉幫他試毒?
戈巴契夫做出改寫蘇聯命運的關鍵決定,他的廚師卻在對麵團唱歌?
普丁家族又是如何從原本的一介廚師,攀登上權力的頂峰?
克里姆林宮的味道,是否還在歐亞大陸飄盪?
最會說故事的波蘭作家回來了!耗費三年,沙博爾夫斯基踏遍俄羅斯這個地表最大國度的各個角落,實地走訪多位親歷過俄國與前蘇聯重大歷史事件的廚師。透過廚房的門,揭開俄羅斯權力中樞的神祕面紗。從末代沙皇到今日普丁,這些權傾一時的俄國領導人究竟吃些什麼?飲食是否反映他們的為人與統治風格?更重要的是,在凡事都得是政治宣傳的國度,俄羅斯人民究竟都被餵養了哪些「美食」?
從共產革命、大饑荒與兩次大戰、太空競賽、阿富汗戰爭、車諾比核災一路到俄烏戰爭,本書藉由廚師們時而樸實無華、時而生動幽默的文字,以及沙博爾夫斯基冷靜銳利的報導之眼,帶領讀者走進虛實難辨的國度,看見只有廚師們才能看見的真實俄羅斯。
「市面上有很多介紹俄國的好書,沒有一本比它更加突出。」──────Joanna Kaczmarek,波蘭讀者
津津有味.同桌推薦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沐羽(作家)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胡芷嫣(作家)
許菁芳(作家)
郭忠豪(飲食文化史家)
蔡珠兒(作家)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蘭萱(資深媒體人、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在地食評.同桌推薦
一本意想不到的書,不只是報導文學、不只是歷史書寫,也是一本食譜。只有沙博爾夫斯基自己能夠超越自己。延續《獨裁者的廚師》,沙先生跟著鼻子舌頭走,在暴行、戰爭、災難裡,帶領我們吃遍俄國歷史的酸甜苦辣。────許菁芳.作家
從大規模的慘絕悲劇到絕美的北極雪原,甚至外太空,俄羅斯人的廚房無處不在。沙博爾夫斯基再次帶來一碗滾燙的敘事濃湯,帶領我們窺看那個無限接近權力中心卻又彷彿隱形的所在:廚房。在這片北方大地上的近一百多年來,吃是一件很美的事,且一點不小。────沐羽.作家
驚悚但好看!────蔡珠兒.作家
再艱難的時刻,都要吃飯,沙博爾夫斯基這回聚焦俄羅斯這片大地,書寫餐桌上的種種食物──與沒有食物──的故事。當獨裁者上臺又死去,權力高高建起然後潰散,變幻的過程裡,只有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永遠忠誠據實地,顯示人的處境,回應威權的稀薄與冷硬。────胡芷嫣.作家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我和沙博爾夫斯基通訊,他當時人正在烏波邊境,協助前往波蘭的難民。
歷史不斷地回歸重演,沙博爾夫斯基的新書,橫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帝國、蘇聯布爾什維克執政,一直到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他書寫的廚師們曾經伴隨過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列寧、史達林,以及蘇聯瓦解前後的俄羅斯領袖戈巴契夫、葉爾欽與普丁。
在我們眼前的東歐民族國家,其實在一戰前有著千絲萬縷的地緣血緣關係,人們在龐大帝國下生活和流動,俄國的領袖們也流著跨地域、跨族裔的血統。他們的廚師來自烏克蘭、波蘭、喬治亞、波羅的海三國等,並不是完全的對立與涇渭分明。
只是,在此刻翻讀此書,會發現這百年來,俄羅斯有著「進出」他人疆域的斑斑歷史,因而深深影響東歐人的生命記憶。沙博爾夫斯基透過大量採訪,讓我們得知一九三二到一九三三年,蘇聯造成烏克蘭數百萬人的大饑荒,讓當時陷入絕境的人們必須以針葉、樹皮、松果做湯。時至今日,烏克蘭人為了不輕易忘記這場侵略,每年以餐車巡迴方式重製這道湯,喝下湯的人的體驗是無法下嚥。
這讓我想起《報導者》在二○二二年前往基輔北方一四○公里處的村子亞希德內(Yahidne)約三百人的小聚落,入侵的俄軍分配給村民塑膠免洗杯,每杯兩百毫升容量:這就是兩個被囚禁村民一整天分配到的食物。未來的烏克蘭人們,又將如何詮釋此次戰爭下的食物記憶?
歷史並未遠離我們,《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其實記錄的是一場持續發生的歷史。────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