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季風帶

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

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

定價 HK$163.00
定價 HK$163.00 售價 HK$163.00
銷售額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中國大陸很流行的一個政治觀點,是國內人口龐大,故此國家民主化不得進行,否則國家會出大亂。這種觀點深入民心,某程度上也是中國專權政治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8年,強人蘇哈托逾三十年的獨裁統治被終結,自此印尼邁向國家民主化之路。至今,印尼擁有全球第四大人口﹑是全球第三大民主國家。美國智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曾將印尼評為東南亞最自由國家。相比泰國﹑菲律賓﹑土耳其等國,印尼的民主進程更和平﹑更穩定﹑更具持久力。民主化時期的印尼經濟同樣引人注目。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預測,印尼有望在2030年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印尼也盛產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或稱「獨角獸」),Go-Jek、Tokopedia、Traveloka、Bukalapak都是印尼製造的「獨角獸」。

要論證印尼終難維持民主政體,理由可以很多。學術文獻早已指出,能夠阻礙印尼這個島國成為民主政體的各種挑戰包括:國內族群與宗教極為多元、人口以穆斯林為主、國家發展程度不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於四千美元)、天然資源豐富、貧窮差距日益擴大、行政機關不太受制約、鄰國(例如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或中國)不熱衷於民主政治。聯邦主義、 殖民主義、威權主義的後遺影響,是其他更難被量度的印尼民主進程障礙。

不過,印尼國家民主化二十年過去,似乎都能克服各種挑戰。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戴維信(Jamie S. Davidson)在《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1998-2018)》(Indonesia: Twenty Years of Democracy)聚焦於印尼民主化時期的各種動態轉變,梳理印尼龐雜民主實驗的政治得失。戴維信博士將印尼民主進程概分為「革新時期」﹑「滯緩時期」﹑「對立時期」,並分析在這三段時期印尼新舊政治力量﹑國際組織如何互動與角力。戴維信博士於書中探問:印尼發展中的民主政體有何優勝之處﹑有何弱點?為何對印尼民主進程的評價毀譽參半?印尼未來民主路有何前景?印尼民主發展能否迎接下一個二十年?

對於政府決策者﹑研究人員乃至一般讀者,《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是有關印尼民主化時期、2019年大選前後複雜政經發展不可多得的簡明讀本。再者,於於全球民主退潮當中,《印尼模式》對亞洲乃至世界民主進程亦有啟示。

Materials

Dimensions

Care information

查看完整資訊

Image with text

Pair text with an image to focus on your chosen product, collection, or blog post. Add details on availability, style, or even provide a review.

Button 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