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者文化
少年來了
少年來了
定價
HK$130.00
定價
售價
HK$130.00
單價
每
◎2017年美國Amazon書店百大選書
◎2017年榮獲義大利「馬拉帕蒂文學獎」(Malaparte Prize)
◎2016年英國衛報年度選書、愛爾蘭時報年度最佳小說
◎2014年榮獲韓國「萬海文學獎」
◎感動20多國讀者,韓國銷售220000冊
「在尊嚴與暴力共存的世界,
每個角落、每個世代,都很有可能出現下一個光州……」
──韓江
那些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是在光州事件裡決定留下來的少年,
也是母親在518那夜帶不走的少年;
是那些代替我們赴義的少年,
也是至今仍像影子般穿梭在你我身邊的少年。
* * *
那天,母親叮囑著少年一定要回來,
大哥哥、大姊姊們都勸少年趁早回去,
然而最終,少年沒有聽他們的話,選擇留守在道廳……
* * *
【設計裝幀概念】
書衣採高級進口卡芙美術紙,
正面以純黑、白墨、特別色銀精印,燙紅加工。
呈現以白色的彼岸花作為視覺主題,一朵鮮明的紅花暗示槍口下濺射的鮮血。
書腰帶採用卡芙紙背面獨特雲彩花紋牛皮紙色,與書衣紙色正反對稱,
有如故事中生者與死者不停對話,即使事隔多年仍無法自事件中抽身的情境。
【小說簡述】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
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與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反抗全斗煥政權。15歲的少年東浩和朋友正戴,也一起參加了示威活動。當政府派軍隊進駐光州冷血鎮壓,軍人開始開槍射殺市民的時候,東浩害怕地逃走躲了起來,並且親眼目睹正戴被當街射殺。
東浩愧疚之餘,來道廳的尚武館找尋正戴屍體,遇到了負責處理遺體入殮的女高中生恩淑,以及年輕的女裁縫師善珠,受她們請求留下來幫忙,也因此認識了館內負責調配人力與物資的男大學生振秀。
在協助無名屍體登記的工作時,東浩不時對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幾天後,軍方即將攻入道廳的那晚,東浩下定決心要堅守到最後……
到底為什麼他死了,我卻還活著?
因為處理過屍體、從此無法再吃肉的恩淑;在拘留所遭遇非人對待的大學生振秀;背負著入獄汙點、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善珠;未能即時勸說兒子東浩回家的母親,他們剩餘的人生從此都懷抱愧疚,懷念著那名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本書特色
韓江繼《素食者》後,第二部被譯介到歐美再獲全球矚目力作。
出身光州的韓江,以父親的學生東浩為主角,蒐集資料、訪問生還者寫下的小說。
用小說家的眼光詮釋光州事件,探討當事者心理動機。透過不同的角色發聲,呈現出事件的殘忍、倖存者的無力與愧疚,人類內心的黑暗與暴力,以及良心、勇氣與希望。
◎2017年榮獲義大利「馬拉帕蒂文學獎」(Malaparte Prize)
◎2016年英國衛報年度選書、愛爾蘭時報年度最佳小說
◎2014年榮獲韓國「萬海文學獎」
◎感動20多國讀者,韓國銷售220000冊
「在尊嚴與暴力共存的世界,
每個角落、每個世代,都很有可能出現下一個光州……」
──韓江
那些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是在光州事件裡決定留下來的少年,
也是母親在518那夜帶不走的少年;
是那些代替我們赴義的少年,
也是至今仍像影子般穿梭在你我身邊的少年。
* * *
那天,母親叮囑著少年一定要回來,
大哥哥、大姊姊們都勸少年趁早回去,
然而最終,少年沒有聽他們的話,選擇留守在道廳……
* * *
【設計裝幀概念】
書衣採高級進口卡芙美術紙,
正面以純黑、白墨、特別色銀精印,燙紅加工。
呈現以白色的彼岸花作為視覺主題,一朵鮮明的紅花暗示槍口下濺射的鮮血。
書腰帶採用卡芙紙背面獨特雲彩花紋牛皮紙色,與書衣紙色正反對稱,
有如故事中生者與死者不停對話,即使事隔多年仍無法自事件中抽身的情境。
【小說簡述】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
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與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反抗全斗煥政權。15歲的少年東浩和朋友正戴,也一起參加了示威活動。當政府派軍隊進駐光州冷血鎮壓,軍人開始開槍射殺市民的時候,東浩害怕地逃走躲了起來,並且親眼目睹正戴被當街射殺。
東浩愧疚之餘,來道廳的尚武館找尋正戴屍體,遇到了負責處理遺體入殮的女高中生恩淑,以及年輕的女裁縫師善珠,受她們請求留下來幫忙,也因此認識了館內負責調配人力與物資的男大學生振秀。
在協助無名屍體登記的工作時,東浩不時對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幾天後,軍方即將攻入道廳的那晚,東浩下定決心要堅守到最後……
到底為什麼他死了,我卻還活著?
因為處理過屍體、從此無法再吃肉的恩淑;在拘留所遭遇非人對待的大學生振秀;背負著入獄汙點、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善珠;未能即時勸說兒子東浩回家的母親,他們剩餘的人生從此都懷抱愧疚,懷念著那名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本書特色
韓江繼《素食者》後,第二部被譯介到歐美再獲全球矚目力作。
出身光州的韓江,以父親的學生東浩為主角,蒐集資料、訪問生還者寫下的小說。
用小說家的眼光詮釋光州事件,探討當事者心理動機。透過不同的角色發聲,呈現出事件的殘忍、倖存者的無力與愧疚,人類內心的黑暗與暴力,以及良心、勇氣與希望。